第八届全国基坑工程研讨会在武汉召开
2014年11月14日,第八届全国基坑工程研讨会在武汉召开。全国基坑研讨会是我国基坑领域的最高学术会议,被誉为基坑领域的“奥林匹克”,只有深基坑科学研究相对领先的城市,才有资格承办这一盛会。从1998年开始,每两年一届,至今已经举办了七届。
本次基坑研讨会由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施工分会基坑工程专业委员会、武汉土木学会主办,武汉市21家勘察设计、大专院校集体承办,在《岩土工程学报》(2014增刊1、2)发表论文127篇;龚晓南院士、顾金才院士,范士凯大师、张旷成大师出席本次大会,来自全国400余名基坑工程专家、教授出席会议。会期3天。
本次基坑研讨会围绕基坑支护的最新设计理论及研究成果与应用;基坑工程勘察、设计、施工与监测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地下水对基坑及周边环境的影响;软弱土层地区基坑设计与施工的关键技术;地铁深基坑工程的设计、施工与监测的关键技术;基坑施工对地铁运行的影响研究及变形控制技术;基坑施工对周边重要建筑的影响与控制技术;典型工程实例及基坑工程事故分析;基坑工程的风险评估与管理等议题展开,对城市基坑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中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武汉地处长江之滨,地下水丰富,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在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城市处于大建设的高峰时期,基坑工程条件越来越苛刻,超深、超大、超长的基坑不断出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在地铁施工中,地下水位的变化对周边建筑就会产生影响,要解决城市大建设时期基坑工程的难题,就必须走科技创新的道路,掌握基坑工程的特性,从而采取更加安全、节约的技术。
由于基坑支护体系是临时结构,安全储备较小,具有较大的风险性。基坑工程具有很强的区域性。如软粘土地基、黄土地基等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不同的地基中基坑工程差异性很大。同一城市不同区域也有差异。基坑工程具有很强的个性。基坑工程的支护体系设计与施工和土方开挖不仅与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有关,还与基坑相邻建(构)筑物和地下管线的位置、抵御变形的能力、重要性,以及周围场地条件等有关。基坑工程具有较强的时空效应。基坑的深度和平面形状对基坑支护体系的稳定性和变形有较大影响。所有的这些特性,决定了基坑工程是风险度高,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有影响的工程。
武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高度重视深基坑工程的安全,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通过建设科技委专家技术咨询,确保了我市基坑工程的安全。武汉从1994年开始即对基坑设计和施工推行了专家论证制度,并于2004年全面实行,是全国最先开展深基坑工程专家论证的城市之一。同时,还建立了基坑工程监测制度,规定建设单位应委托有相应资质的监测单位对基坑工程、周边环境进行监测,当监测数据达到报警值时,应进行风险评估,采取应急措施。
近年来,武汉城市建设步入高峰期,基坑施工规模越来越大,如606米武汉绿地中心超深基坑(建筑层数125层、地下6层、基坑深度30.4米)、轨道交通建设站点深基坑、武汉天街(基坑开挖面积28826平方米、基坑深度12.7米)、东湖通道(长6.9公里,开挖面积21.91万平方米)等。目前,我市每年基坑工程有500多个,都实现了风险可控、安全确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