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认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义
转变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加快经济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是一场深刻变革,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汇聚点,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能够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保障改善民生的有力举措。新型城镇化是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对破解城乡“双二元结构”,提升农村居民思想观念、生活习惯、文明素质,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破解“三农”问题的现实途径。当前,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农业现代化,而新型城镇化是解决这些现实问题的关键所在和重要途径。
加快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引擎。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它对创造新的投资需求、扩大消费需求、推动产业积聚和统筹城乡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城镇化率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准确把握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原则
遵循客观规律。推进城镇化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使城镇化成为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符合经济发展阶段要求的过程。各级政府在确定城镇化目标时须遵循实事求是、切实可行的思维,不能靠行政命令、政绩考核的办法,以避免拔苗助长式的城镇化政绩工程或形象工程。总之,推进城镇化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更要扎实,方向要明、步子要稳、措施要实,不能指望“毕其功于一役”。
体现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优化布局,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宏观布局,把城市群作为主体形态,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突出生态文明,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损害,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传承历史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
突出质量内涵。质量是新型城镇化的生命。要以改革的思维和创新举措稳步提高农业户籍人口城镇化水平;大力提高城镇土地利用效率、城镇建成区人口密度;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中心,降低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高度重视生态安全,扩大森林、湖泊、湿地等绿色生态空间比重,增强水源涵养能力和环境容量;不断改善环境质量,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开发强度,增强抵御和减缓自然灾害能力,提高历史文物保护水平。
运用统筹方法。科学处理好市场和政府的关系,既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在创造制度环境、编制发展规划、建设基础设施、提供公共服务、加强社会治理等方面的职能。处理好中央和地方关系,根据中央制定的大政方针,确定城镇化总体规划和战略布局,地方政府应从实际出发,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文明生态城镇建设,制定相应规划,扎实推进建设和管理工作。
精心规划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科学路径
彰显城镇的品质感。新型城镇化是统筹城乡发展、提升城市和乡村品质的重要手段,既要优化宏观布局,又要搞好微观空间治理。要提升规划品质,科学设置开发强度,科学划定城镇边界,促进城市与自然和谐相融,把绿水青山保留在城市、留给市民、留给后代;要提升建设品质,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保留村庄原始风貌,融入现代元素,延续城市文脉,方便群众生活;要提升管理品质,坚持用科学态度、先进理念、专业知识管理城市,提升治理水平。
提高人口的集聚度。让居民在城市过得更好、生活质量更高,是新型城镇化的最终目标。要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制度衔接。要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农业人口转移,稳定城镇人口就业。要通过培养市民创新能力、培育市民现代生活方式,有序推进城镇人口市民化,最终实现人的现代化。大力推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提升农业、农村、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促进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同步发展。
提升土地的集约率。要从数量和质量上守住耕地红线。推进土地节约集约是破解工业化、城镇化难题的有效方式。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管住总量、控制增量、盘活存量。要按照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形成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合理结构。要深化土地管理创新,提高城镇建设用地效率,克服无节制扩大建设用地,不走“摊大饼”和“圈地造城”的老路。
强化产业的支撑力。产业支撑是新型城镇化的内在动力、解决就业创业的关键、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保障。城镇缺乏现代产业的培育和支撑,就会出现“睡城”“空城”和“鬼城”。产业缺乏城镇化的依托和载体,就难以形成持续生命力、创造力和竞争力。要根据城市的地理位置、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以产兴城、以城促产,推进产业功能、城市功能融为一体。要通过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增强就业能力、挖掘内需潜力,构建分工合理、特色突出和功能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喻秋兰、贺代贵、薛其林)(作者单位: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